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六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六)

January 13, 2019 Hzsmails 5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六) 蠢愚何以治哉?滅愚之法唯在功學,愚在不其理、出行之蠢,而于讀中有案,依師正導則得愚轉智也。 愚痴、蠢笨這種情況怎樣才能改變,怎樣才能聰明起來呢?要滅掉愚痴、笨齪的方法,唯一的在於用功學習,多聞多見。愚的主要原因,是對其事理不明白,然後才愚的,就說把事情做錯的原因是因為對這個事情的實質不了解,所以出行自然就愚蠢,那麼在實踐中、書本中有很多知識、有很多事例,我們都可以去學習,社會上也有很多知識我們可以去收集,多聞多見,然後收而取用,自然就會聰明起來了,所以大師說愚痴的原因主要是學問不夠或鑒識膚淺,因此要在書中去求知識,增強自己的學問,要於社會中去體驗,增長自己的鑒識。但是最重要的還得要依照到具學識的老師正規的輔導,才能把愚痴轉為聰慧,轉為一種智慧的力量,如果老師把方向給你輔導偏了,同樣也會愚痴,所以有「依師正導」這麼一句話。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六) 此文章鏈接:https://hzsmails.org/2019/01/%E7%AC%AC%E4%B8%89%E4%B8%96%E5%A4%9A%E6%9D%B0%E7%BE%8C%E4%BD%9B%E8%AA%AA%E3%80%8A%E4%B8%96%E6%B3%95%E5%93%B2%E8%A8%80%E3%80%8B%EF%BC%88%E5%9B%9B%E5%8D%81%E5%85%AD%EF%BC%89/ […]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五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五)

January 4, 2019 Hzsmails 5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五) 多少知識等力量如是,此論弗入於諦,知識乃識鑒之因,力量為施用之果,識施于用,其生之力得之積量,大海盈以百川之水,故為是積,積而弗施,青禾乾之,農田裂口,知識藏而不用,其力何生,無量之積,故識鑒弗以力量等之。 多少知識等於多少力量這句話,有很多前代名人,在他們的名言裡都是這樣說的,但雲高大師對這個問題,卻有相反的看法。他認為,多少知識等於多少力量,這是絕對的錯誤。因為這種觀點不是真理,不符合客觀實際,知識本身只是一種鑒別事物的因子,知識是實踐的因地,力量是施用的一種果實,所以兩個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,就是說它們是理論與實踐的關係,將知識施用出來成力量,產生的效果才能得之稱為積量,即是積起來的一種力量,那是要產生在用上才能算數。如大海,它雖然能裝一切大江大河、百川的一切水,很大很大,就類於我們的知識一樣,所以稱為積,假使積起來,沒有去具體用,不去施用它,水不能施用,那麼禾苗就要乾枯,農田就要裂口。知識也是如此,我們把知識藏起來不用,那麼哪裡能找到力量的表現呢?又有什麼用呢?所以說積累的知識不能等於力量。無量的積就沒有能量之用,要有量的積才叫有能量之用。簡單一句話就是說,知識積累起來一定要起用,最後收到效果才是力量,所以積累的知識在沒有用之前,不能說它等於力量,因此,大師說知識不能等於力量,這才是絕對真理。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五) 此文章鏈接:https://hzsmails.org/2019/01/%E7%AC%AC%E4%B8%89%E4%B8%96%E5%A4%9A%E6%9D%B0%E7%BE%8C%E4%BD%9B%E8%AA%AA%E3%80%8A%E4%B8%96%E6%B3%95%E5%93%B2%E8%A8%80%E3%80%8B%EF%BC%88%E5%9B%9B%E5%8D%81%E4%BA%94%EF%BC%89/ […]

世界佛教總部公告 (公告字第20180105號) 羌佛正法傳長老,聖尊再留大聖蹟.

世界佛教總部公告(公告字第20180105號)– 羌佛正法傳長老,聖尊再留大聖蹟

December 30, 2018 Hzsmails 2

世界佛教總部公告(公告字第20180105號)— 羌佛正法傳長老,聖尊再留大聖蹟 2018年12月28日,克千旺扎公博上尊去聖蹟寺受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傳法,就在這殊勝的日子裡,聖蹟寺僧眾報告總部說:「我們把因海聖尊法相顯聖報告給了旺扎上尊說:『原來供奉的兩張因海聖尊的法相,現在大家站在相同的遠近距離,看聖尊法相,奇怪的是一眼就能看出供在觀音菩薩銅像前的那一張法相,比供在側面牆上的另一張法相大很多!兩張尺寸大小一樣的法相竟然一張變大了。拿尺子一量,兩張法相的體積完全一樣,絲毫不差。』這幾天大家來廟上禮拜觀看後,在留言簿上紛紛留言,恭敬禮讚這個公開觀禮的聖蹟,他們深知遇到了真正的如來正法大法,歡喜得難以自抑。上尊說:『同等遠近觀看兩張同樣尺寸的照片變成了一大一小,是絕對的大聖蹟,其實你們把顯聖的位置再多加一倍,用兩丈遠,曾經供奉聖尊金剛法體位置的那一張法相,也照常會比側面近一丈距離的要大三分之一。』我們馬上到觀音殿,按照上尊的法旨,把顯聖相的位置用兩丈距離,不顯聖相的位置用一丈距離,這樣實地恭敬考證,果然曾經供奉聖尊法體的位置那一張法相,比起側面法相明顯大多了,我們走近用尺子把兩張法相再次比量,尺寸完全一模一樣,我們問上尊為何如此神奇,科學家都無法解釋這是什麼原因?上尊說:『因海長老受到南無羌佛的勝義灌頂,屬於本尊授承,他修大悲勝海紅觀音法,已證到巨聖德聖尊,與玉尊平等,超越上尊、教尊、孺尊,他是幾百年來難遇的大聖者,與蓮花生大師、瑪爾巴大師、宗喀巴大師、阿底峽尊者、六祖慧能大師、虛雲老和尚、憨山大師無異,更是超越了前輩祖師們留下的聖蹟威力,聖尊圓寂後二十多天,法體返老迴春,長鬍鬚,指甲、指頭長長,現在展顯了科學家無法解釋的大聖蹟,你們想一想,這都是前代祖師沒有做到的,他老不展現大聖蹟,怎表無生法忍、無上如來正法在我羌佛恩師所在處呢?』」 聖蹟寺曾經供奉因海聖尊法體的位置上就是神秘無比,這是公開讓大眾瞻仰的,雖然距離遠了一倍,照常展現巨聖威力,不受任何影響,依然展顯聖蹟,加持著虔誠的瞻仰者。這神異就相當於北加州Santa Cruz的「神秘位」(Mystery […]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四)2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四)

December 26, 2018 Hzsmails 7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四) 事業之成首在于信,由信入為,為之必果,弗信者則無談于為,無為之具,萬事無收也。 世間上的一切事情的成就,無論是事業上、宗教上的,或是科研上的、學問上的,凡是有為之體相上的,乃至無為之諦道上的,所有一切事情的成功,都首先要具備信心,要信任,如果連信都談不上,那就不可能去做,就是去做也是違心的,是強求自我而做的,是假做,有了信心才會真做,真正地做,自然就會有果實、有收獲。不做或假做,都只會浪費光陰,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收益,所以明言告訴我們,有無收益需以信心作基礎。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四) 此文章鏈接:https://hzsmails.org/2018/12/%E7%AC%AC%E4%B8%89%E4%B8%96%E5%A4%9A%E6%9D%B0%E7%BE%8C%E4%BD%9B%E8%AA%AA%E3%80%8A%E4%B8%96%E6%B3%95%E5%93%B2%E8%A8%80%E3%80%8B%EF%BC%88%E5%9B%9B%E5%8D%81%E5%9B%9B%EF%BC%89/ […]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二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二)

December 6, 2018 Hzsmails 7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二) 富之所獲,得之于勤,富裕者必具勤因而合其才,定業之正可至其果。 下面之明言,是由三個決定其因而結成的果。第一,就是說,凡是要富裕、富貴,說庸俗一些,就是指發財、致富,首先就是要得之於勤快,要勤勞,要有正當的衝力去做,因此凡是富裕之人,必須具備勤快的因素。第二,要合其才華,如果只勤快而沒有才華,也不能去爭取事業的,有了才華,有了學識,才能進入第三,即是定業要正,選擇的道路要是正道而不是邪道,事業是有前途的、光明的,不是陰暗的、狹窄的、倒閉的,如果做到這三點,最後就可得到良好的收獲,結出優良的果實。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二) 此文章鏈接:https://hzsmails.org/2018/12/%E7%AC%AC%E4%B8%89%E4%B8%96%E5%A4%9A%E6%9D%B0%E7%BE%8C%E4%BD%9B%E8%AA%AA%E3%80%8A%E4%B8%96%E6%B3%95%E5%93%B2%E8%A8%80%E3%80%8B%EF%BC%88%E5%9B%9B%E5%8D%81%E4%BA%8C/ […]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一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一)

December 1, 2018 Hzsmails 6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一)   有或何以喜惡而不歡其善?惡道多出私利之為,故寬而善行,人者好之;善道多于施品破利,由是窄而卻步,故或遠之。 有些人為什麼喜歡惡而不喜歡善呢?一說到做惡事他就高興得很,做壞事他躍躍欲試,做對自己有益的事也興趣盎然,而做好事、利益他人的事,他就不願意去做,甚至於連邊都不願意去沾,其原因就是,凡是惡道,都出於私利,出於自已所得到利益而實施的一種行為,比如占別人的錢財、占別人的便宜等,都是為了從損害別人的利益中自己得到好處,所以他喜歡去做,因此惡道對有些人來說似乎是寬得很,便於自已行步,所以有的人就往往喜歡去做。那麼善道呢?大部分是屬於施品破利的事情,即用嚴格的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,把自己的利益讓給別人,讓別人幸福,因此有些人就覺得這個步行之路很窄,對自己不利,所以無德無品之士,就不喜歡做善事,只願意做惡事,而有德有品之人則往住喜歡把自已的利益讓給別人,這樣最終人們會喜愛他、尊重他,那種喜歡惡事的人呢?人們會反感他的,因為人都有靈性鑒別之心,好壞善惡都會從心地之中感受出來。   […]